设区只有42年,凤泉区是新乡市最年轻的城区。但她境内拥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有着3000多年的厚重历史背景和文化,她还拥有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中原定陵”潞王陵。
相比较新乡市其他城区,凤泉区连接南太行旅游带与卫辉市人文旅游带,“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一应俱全,凤泉湖和凤凰山构成了区域重要绿核,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8%,是新乡北部拥有壮美山水胜景和厚重历史底蕴的重要城区。
凤泉区曾是河南省三大建材基地之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水泥建材为主导产业,2000年以后培育了机械装备制造、电池、化纤纺织、化工等产业。新常态下,凤泉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
近年来,该区聚焦“打造新乡市北部绿色屏障、生态新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再造一个新凤泉”的“3510”计划,尤其是今年,以工业上新、文旅出新、城市更新、乡村焕新为抓手,全面打响“四新”大会战,推动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蓄势,高水平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再造一个新凤泉”、推进现代化建设凤泉实践夯基垒台、蓄势聚能。
9月25日,在位于新乡凤泉区产业集聚区的新乡市口口妙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建设正在全力赶工期,争取早建成早达产。
“我们去年搬到新厂后运行良好,年生产2万多吨蛋糕、面包产品。随着品牌口碑与影响力的提升,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二期工程,将逐步提升产能,让更多的人吃上口口妙产品。”口口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红介绍,公司“退城入园”后,区政府还综合运用“专班推进、专人对接、专项解决”服务机制,支持“退城入园”企业融资,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该公司目前产能提升,“钱”景广阔。
今年以来,凤泉区实施“工业上新”大会战,把大上项目、上新项目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聚焦产业、企业、园区三个着力点,提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采取“重点+专项”模式,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企业“退城入园”,走好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新路。
据凤泉区区长丁文广介绍,围绕强链条、壮集群,该区培优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文旅康养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新兴未来产业,改造水泥、建材、化工、纺织、铜加工五大传统产业,初步构建了“335”产业体系。该区深入实施能级提升、创新提升、功能提升“三大提升”行动和规下企业入规、产权手续完善、低效用地盘活、退城(退村)入园、培育龙头骨干、深入遍访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工业强区势头强劲。
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该区坚持筑巢引凤、换巢升级,强化产业集聚,全方面提升功能形态、产出效益、总实力。谋划启动42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扩区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四位一体+飞地”新模式,吸引优质项目入驻园区。以企业退城(退村)入园和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抓手,以中华电池产业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高质高效发展。
该区深入实施产业链群培育攻坚行动,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向高端迈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起的产业抢滩占先。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平台、市级研发平台实现新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临近国庆,凤泉区新中大道旁的奇趣露营基地负责人刘嫣妍的工作电话响个不停。“凤泉区离核心城区不远,又背靠凤凰山,有着独特的近郊休闲游优势。”刘嫣妍说,目前来说,基本上每周四之前,周末的帐篷就会被抢订一空,节假日更是一“帐”难求。去年以来,她和当地结合生态优势发展近郊休闲游,特受欢迎。
近年来,凤泉区着力发挥“连山拥湖、文化厚重”的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方向,统筹“山、水、城、文”资源,全方面提升旅游元素、美丽指数,加速推进文旅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转变。
该区先后举办潞王陵“樱花牡丹节”、“火热消夏醉美凤泉”啤酒生活节、“张门葡萄文化节”等系列文旅活动,通过培育露营基地、制定精品旅游路线、打造特色示范街区和评选“凤泉十大名小吃”等,加快建设文旅康养产业高地。努力换来回报,数字是最直观的体现:今年1至8月,全区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86.1%、221.5%。
围绕打造标志性城市景观,凤泉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十里文化长廊”,服务保障凤泉大桥顺利建成通车,配套跟进牧野大道(耿黄大道—区府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设,精心打造入城景观带和新的网红打卡地。围绕打造标志性文旅融合项目,谋划推进“六园一场”(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公园、体育公园、东湖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场)、五陵文旅小镇、新乡“康养谷”等重点项目,着力建设新乡市文化艺术会客厅、南太行旅游驿站、高端康养示范区。
凤泉区还推进实施“点亮凤凰山、夜游凤泉湖”工程,推进凤凰山、青龙山、驼腰山“三山联动”,加快暄和里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夜游新场景。挖掘愚公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课堂、文艺演出等新载体。推进五陵文旅小镇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文旅+研学”新模式。系统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改造提升特色餐饮示范街区和特色餐饮名店,塑造特色文化IP。
家住新乡市牧野区学院街的市民华玲在凤泉区区府路一家大型超市上班。每天早晨,她送完孩子后,骑电动车沿牧野大道一路向北20分钟即可到达,比之前绕北环至新中大道最少节省一半时间。
去年9月底,经过一年时间的施工,牧野大道凤泉大桥(南起牧野大道与菏宝高速下方交叉点,北至牧野大道与耿黄大道交叉口)建成通车,不仅增加了一条新乡市中心区到凤泉区的大通道,提升了市民出行便捷度,也有效促进凤泉区与新乡中心城区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聚焦聚力城市更新,凤泉区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宜居品质,城市更新取得新进展,城市建设全方面提升。该区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投资建设排水管网、改造分流城区雨污水管网,推进老旧小区、城市道路的提升改造,全面加快宜居、宜业、韧性城市建设,优化布局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群众对发展更加“有得有感”。
该区结合文旅、文教、康养、产业、商务“五大片区”功能布局,完善提升凤凰山、凤泉湖周边闲置土地高效利用规划,统筹土地开发强度、景观视廊控制等要求,构建显山露水、通风透气的空间格局,营造山、水、城和谐共处、守望呼应、交融一体的景观格局。
抓存量土地盘活。抓好全区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和区域连片国有建设闲置用地盘活出让工作,做好留、改、拆三篇文章;积极地推进工业用地、康养用地出让,充分盘活闲置厂区,打造集休闲、商业、品质生活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场景。
抓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暄和路绿化、区府路防涝排水入新中大道泵站管网、新中大道防涝排水管网(京广立交至泵站)等项目如期保质完工。
9月25日上午,在凤泉区耿黄乡南张门村,葡萄种植户林四保正在地里清理果园、浇水施肥,防止枯叶落果带来的霉菌病毒,为下一年打基础。“今年,区里举办的张门葡萄文化节很热闹,让我们葡萄卖得更好了,估计比去年能增收30%。”53岁的林四保说,“我家种了7亩葡萄,有18个品种,计划明年再增加2个,欢迎各位明年来品尝采摘。”
南张门村已有40多年种植葡萄的传统。现在,南张门村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和周边农户种植葡萄3000余亩,年产值6000多万元。去年起,为提升南张门葡萄的知名度,凤泉区组织了首届张门葡萄文化节,以葡萄为“线”,将附近文化、农业、工业等资源“穿成串”,响了品牌、富了乡亲、强了产业。
从卖葡萄到打造葡萄采摘近郊游,南张门葡萄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和乡村文旅发展,成为凤泉区一张乡村产业金名片。除了南张门葡萄,凤泉区口口妙食品、闫庄奶牛、南鲁堡草莓等一批特色产业已形成品牌引流效应。
在“乡村焕新”大会战中,凤泉区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抓点连线成面,全面加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构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大美乡村格局。
抓“一村一品”提质。指导南张门在内的19个“一村一品”初具规模的村做大做优做强,督促其他村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形成特色、形成规模、产生效益。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全力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村村有产业、乡镇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聚力打造“城市品质、乡村味道”,用好“三通一规范”节本增效模式,成片连线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挖掘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发挥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凤泉区把乡村建设、农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中心城区市民“15分钟休闲圈”,打造一批近郊乡村游休憩地、景区周边游承接地、农耕文化游体验地、康养休闲游目的地,推动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转变。
凤泉区委书记杨洁表示,该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以“一二三产联动、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产城景融合互动、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新乡市北部绿色屏障、生态新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切实把改革蓝图变成“再造一个新凤泉”的美好现实。(本版图片均由凤泉区委宣传部提供)